時間:2023-08-05|瀏覽:327
ETH是一個分布式智能合約平臺,旨在建立一個開源的區塊鏈操作系統。ETH于2015年上線,并與BTC一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在ETH平臺上自由部署DAPP或智能合約。
BTC被稱為區塊鏈1.0,而ETH被稱為區塊鏈2.0。BTC主要用于支付,而ETH支持更復雜的應用程序交互,可以視為一個世界級計算機。
與BTC類似,ETH也采用了挖礦機制來維持系統的穩定運行。挖礦參與者可以獲取以太幣(以太坊)每產生一個新區塊,礦工可以獲得5個以太幣的獎勵。
然而,以太幣最初并非100%通過挖礦產出。在2014年的眾籌階段,團隊共發行了約7200萬個以太幣。眾籌結束后,每年以太幣的產量被限制在7200萬的25%,即每年最多產生1800萬個以太幣。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計算機結構,網絡中的每個節點都記錄和執行鏈上的每個交易,并將交易數據打包成數據塊。打包好的數據塊按順序添加到數據鏈上,所有數據塊互相驗證,并受到密碼學嚴格保護其真實性。如果有人篡改了鏈上的任何數據,將導致整條鏈上的所有其他數據變化,從而被所有節點發現并拒絕。礦工負責驗證和打包交易,他們會獲得相應的區塊獎勵和交易手續費,以確保全網有足夠的節點運行,保證整個區塊鏈上的數據安全。
BTC就像一個分布式的超級賬簿,記錄了整個BTC網絡中的每筆交易,無需第三方即可實現點對點的價值傳輸。隨著BTC吸引更多開發者和用戶,一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新型數字貨幣也在涌現,這些新型數字幣各有不同的優點,解決了BTC上的一些問題,并實現了新的功能。ETH就是其中之一,于2014年由VitalikButerin、GavinWood和JeffreyWilcke共同設計了這個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平臺。
和BTC一樣,ETH內的每個交易(合約執行)都需要支付一定的小額手續費,用于獎勵維護ETH安全和交易驗證等工作的礦工(網絡節點)。這種用于支付費用的數字貨幣稱為以太幣(Ether,在交易所中的代碼是以太坊)。
然而,在整個ETH網絡中,有許多節點負責相同的工作,但每次只能有一個節點成功打包數據塊并將其添加到區塊鏈上。那么交易費應該獎勵給哪個礦工(節點)呢?這涉及到區塊鏈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共識機制。目前主流的共識機制有兩種,即PoW(工作量證明)和PoS(權益證明)。ETH目前采用的是PoW(2.0版本后將轉向PoS),與BTC一樣。
想要在幣圈穩定盈利,現在恐怕只有進行挖礦了!挖礦是區塊鏈最基本的原理,也是以最低成本、最快的方式之一。公眾搜挖礦能手可以帶領您進行挖礦。挖礦不受無聊的盤整和劇烈波動的困擾,每天都能賺取收益!而手機算力挖礦是目前大眾用戶能夠參與的一種挖取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方式!
有一種挖礦模式不需要購買礦機,它提供了礦機算力租賃平臺。用戶無需購買昂貴的礦機、尋找廉價電力資源和礦場托管維護,只需租賃礦場礦機算力,就可以挖取屬于自己的比特幣和以太坊,提取自由靈活!目前礦場已運行5年,擁有8個大型礦場近50萬臺礦機,以及中東地區的120MW礦場,為客戶提供比特幣和以太坊!用戶隨時可以參觀考察礦場!
以太坊是ETH平臺的燃料,目前的主要用途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