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1-27|瀏覽:2965
晚上打車,注意滴滴自營車的手續費,大約是25%左右。這意味著,作為乘客的我每支付100元費用,滴滴司機大概只能拿到75元。我在網上大概搜索了一下,說法不一。低的有說抽20%高的說30%是的。滴滴在乘客端是公開的App和司機端App顯示兩種不同的價格,毫不避諱,也許也不避諱。
滴滴平臺從我和司機之間的交易中提取的手續費是我和司機之間的交易費用。大于零的交易成本構成交易摩擦。因為平臺的建設和維護肯定是要花錢的,所以我們不太可能要求平臺不提取任何手續費。但是,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這個手續費有必要和交易金額成比例收取嗎?顯然,交易金額越高,手續費越多,交易摩擦越大。
平臺型經濟的超額利潤來自邊際增長緩慢的服務成本和按業務金額等比例增長的套利。平臺型經濟的基本公式是:總支付 = 總收入 平臺成本 平臺利潤。零摩擦不是完全沒有摩擦。對于交易雙方來說,必須向交易平臺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對于交易雙方來說都是一點摩擦,但是交易成本是必須的,是為了維持平臺的可持續服務。
所以我們把零點放在剛好滿足平臺可持續服務的位置,也就是維持服務能力生產和服務能力再生產所需的成本。當我們的實際交易成本降低到這個位置,實際交易價格降低到這個位置,我們就把這樣的交易稱為零摩擦交易,零摩擦交易構成的經濟體系稱為零摩擦經濟。零摩擦經濟的基本公式是:總支付 = 總收入 平臺成本。
消除平臺利潤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因為按照一般的經濟原理,如果平臺沒有利潤,就不會有人從事平臺的投資和開發,也不會有平臺。平臺經濟的投資者自然是為了平臺利潤和平臺創造的超額利潤。與零摩擦經濟相比,平臺經濟可以稱為高摩擦經濟。
這種超額利潤的來源在于平臺經濟具有規模成本優勢。平臺服務一個邊際增量用戶的成本很小,但是向這個用戶收取的費用與這個用戶創造的經濟活動價值成正比。中間產生了巨大的套利空間,從而創造了平臺的超額利潤。滴滴平臺已經擁有了大量的用戶,所以對于一個新的乘客或司機來說,增加的服務成本很小。但是這個新增的乘客或司機可以和現有網絡中的很多用戶連接,產生交易,貢獻與交易金額成正比的手續費收入。比如邊際服務成本每增加5元,就可以帶來100元的經濟活動,收取25元的手續費。那么,滴滴平臺的超額利潤就是25元 - 5 = 20元。
5元是司機和乘客交易的最低市場成本,經濟摩擦的零點。25元是高于零的高摩擦經濟。5元是零摩擦經濟。但如果要求滴滴只收5元,那么滴滴的投資者肯定會辭職,因為他們前期冒著風險投資滴滴,只是為了后期賺取這個超額利潤。我們傳統的金融體系也是這樣一個高摩擦的交易體系。匯款手續費不是按照占用銀行軟硬件資源的成本,而是按照匯款金額成比例收費。
零摩擦經濟真的能發生和存在嗎?
對比一下,我們會發現比特幣就是這樣一種零摩擦經濟。比特幣系統中的經濟活動是比特幣的轉賬支付。付款人和收款人通過比特幣網絡進行點對點交易,并向比特幣網絡支付手續費。這個手續費是100%土地支付給礦工,比特幣網絡沒有任何額外的抽取。所以這個手續費也叫礦工費。比特幣經濟的基本公式是:總支付 = 總收款 手續費(礦工費)。我們的問題是比特幣經濟是零摩擦經濟嗎?其實以上公式并不能給我們答案。因為也有可能礦工的超額利潤合并到礦工費中,從而在表面上營造出沒有超額利潤的假象。
回頭看看之前的公式。我們寫的是平臺成本,而不是平臺手續費(平臺收入)。收入包括利潤。我們不能把利潤分為合理利潤和超額利潤。利潤就是利潤。平臺只要創造利潤,摩擦力就會增加。所以要做一個大膽的假設,就是礦工總收入(礦工費)等于總成本,也就是礦工總利潤等于零。
這是什么意思?這意味著礦工不賺錢。這其實是違背眼見為實的。因為我們普遍知道的事實是,礦工挖礦絕對是一件賺錢的事情。不是小賺,而是大賺。今年以來,礦工的綜合成本只有貨幣價格的一半左右。克服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克服幸存者的偏差。是的,礦工的綜合成本只有貨幣價格的一半,相當于半價囤貨。但是,我們說的是還活著的礦工。也就是說,這個假設的進一步意味著,所有幸存礦工的超額利潤來源不是剝削比特幣網絡的用戶,而是來自其他正在虧損甚至破產的礦工。礦工賺的是他的競爭對手——其他礦工的錢。
正如我們所說,炒幣的超額利潤,即跑贏大餅(BTC)部分,以比特幣標準計量的利潤來自于投機貨幣虧損的人。這就是股票貨幣投機者常說的同源盈虧。長期囤貨就是不試圖在比特幣標準下賺取利潤。戰略上主動放棄這個超額利潤,只老老實實追求蛋糕(相對于法國貨幣)增值本身的回報。任何炒作和投機,包括但不限于投機假幣、炒波段、做杠桿、開合同、挖礦、搞項目等。,都在追求蛋糕標準的利潤。這個利潤的來源是其他投機虧損的人。如果上面的說法還有一點瑕疵,那就是比特幣今天并沒有完全停止增發。比特幣目前的通脹率在1%左右。因此,在2140年比特幣完全停止增發之前,每個人仍然可以從蛋糕標準中賺取利潤,即來自中本聰的獎勵和蛋糕的增發。
當2140年比特幣達到2100萬枚上限時,比特幣網絡將停止增發,比特幣經濟體系將完全成為上述。當然,很多人懷疑當時礦工發現自己本質上沒有超額利潤,是否會繼續挖掘,維持比特幣網絡的持續運行。零摩擦經濟的實現與比特幣不信任人,只信任密碼學證明的設計理念有關。經營業務、談客戶、搞關系的人都知道,人與人之間建立一點信任的成本和成本太高。交易摩擦的大部分在于業務要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模式的基礎上。消除了業務對人與人之間信任的要求,不需要建立信任,只要出示密碼學證明,就可以立即開始交易,交易摩擦會大大減少。比特幣已經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零摩擦經濟顯然促進了每個人的解放和解放。它可以消除大量的人與人之間的壓迫。消除很多庸俗低級的文化,比如勸酒文化、性賄賂文化、各種潛規則。零摩擦經濟將促進系統的開放和組織的進一步解體。根據科斯定理,組織產生的原因是交易摩擦過大,無法通過公開市場完成交易,因此需要形成組織,將成本內部化,從而通過管理控制總成本,使事情在經濟意義上變得可行。
零摩擦經濟將使組織形成的理由不再存在。不再有組織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也不再有組織者和管理者。每個人都被解放,成為獨立的人。每個人都成為了自己和自我經濟的管理者,實現了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的人都是管理者。這是自由人和自由人自由結合的新時代。